本報訊:最近公佈的《東協網路安全狀況》報告的主要調查結果顯示,馬來西亞 (Malaysia) 和菲律賓去年在網路安全事件方面領先東協地區。
在上週舉行的媒體簡報會上,發布該報告的全球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供應商 Palo Alto Networks (PANW) 表示,菲律賓有 29% 的組織報告增加 50% 或更多。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關鍵基礎設施不可或缺的營運技術 (OT),與其他產業相比,這些技術面臨更高的攻擊風險。
絕大多數菲律賓組織都擔心惡意軟體攻擊(66%),其次是網路釣魚和魚叉式網路釣魚(63%)以及與密碼相關的事件(56%)。 連續兩年,惡意軟體仍然是菲律賓和整個東協最受關注的問題。 數位交易的激增,加上雲端服務的廣泛使用,使本地企業更容易面臨一系列網路安全挑戰——最明顯的是網路風險增加(50%)、來自個人設備或家庭網路的風險(49%) ,並且越來越需要採取各種網路安全措施(44%)。
網路安全繼續在公司董事會討論中佔據重要地位。 與去年的數據相呼應,菲律賓 56% 的組織每月就該主題進行董事會級對話。 菲律賓企業(68%)已經增加了網路安全預算,以應對更廣泛的數位化採用(53%)和需要更嚴格的資料隱私協議的監管轉變(48%)。
對於工業部門來說,服務業(銀行和金融)以及運輸和物流領域對網路安全措施的信心尤其強烈。 儘管 51% 的菲律賓組織認為自己極易受到網路威脅,但高達 90% 的組織對其當前的安全策略表示有信心。 然而,中小企業(SME)卻落後了,這主要是由於預算有限和缺乏專門的網路安全專業知識。
面對不斷變化的威脅,菲律賓的組織已轉向雲端安全措施(44%); 身分和存取管理解決方案(44%); 安全編排、自動化和回應 (SOAR) 策略(41%)。 營運技術領域(包括基本服務)越來越多地統一 IT 和 OT 團隊,以強化其網路安全立場。
縱觀更廣泛的東協地區,人工智慧(AI)技術在電信/科技/通訊產業的採用率尤其高。 這反映了菲律賓組織的情況,其中 54% 的組織計劃在未來一到兩年內進行人工智慧集成,其中包括機器學習、預測分析、語音識別和情緒分析。(JL)